濟南瑞聯軟件有限公司——用友軟件(濟南)銷售服務中心
銷售咨詢熱線:
專家熱線:
Q Q:17990236/6426734
網址:gyjb.net.cn
地址:濟南市歷下區歷山路2-1號歷山吉第6號樓1102室
1采購業務處理(暫估)
購進貨物,貨物已經收貨入庫,款未付或發票未到的財務分錄處理:
借:原材料
貸:應付帳款--暫估應付款
下月初用紅字沖銷
收到采購發票時: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帳款
2貨已入庫,貨款已付清但發票未到的賬務處理
●外購貨物已驗收入庫,貨款已付清,但購貨增值稅專用發票未到,可先按實際付款額。
借:庫存商品等科目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待取得專用發票時,用紅字沖銷上述分錄,再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稅額。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3購買材料發生不合理損耗的賬務處理問題
比如采購冷凍食品或其他容易損耗材料,
●采購時: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帳款
●發現不合理損耗時,若屬于未查明原因的情況: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購進貨物采購在途中發生損失的稅務和財務處理的問題
例如:某公司購進一批商品,總價(含稅)3萬元,已付款,(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途中被盜。
①進項稅發票可否去稅局抵扣嗎?②商品無入庫存,會計分錄該如何編制?
賬務處理如下:
●購進貨物付款時: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確認購進貨物被盜后(確定損失原因,屬于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進項稅發票不可以去稅局抵扣,處理依據:公司購進貨物在途中被盜,屬非正常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規定,你公司購進貨物途中被盜,則貨物所含進項稅額不能申報抵扣。
5銷售方銷售貨物發生折讓時開具的折讓紅字發票時,購貨方相關賬務如何處理
賬務處理如下:
●如商品尚未驗收入庫,則作紅字分錄:
借:物資采購(紅字)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等(紅字)
●如商品已驗收入庫,采用進價核算的,則作紅字分錄:
借:庫存商品(紅字)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等(紅字)
采用售價核算的,還應調整“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6銷售邊角廢料取得的收入是否需計征增值稅、所得稅及分錄處理問題
●企業處理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廢料時,應將處理的邊角廢料所取得的收入,計算繳納增值稅,并開具發票。
財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其它業務收入
●年末,應將其它業務收入轉入本年利潤,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它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7銷售貨物開具發票與按計稅價計算增值稅出現賬款不相符如何處理問題
財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171.17
貸:產品銷售收入 1001
應交稅金--銷項稅170.17
交稅時,稅所按“收入額”來計算稅金,這樣其稅金+收入與原發票就會有差額,入賬時在增值稅賬簿里貸方有余額。
這種情況該如何調賬?
結轉:
借:其它應付款--現金差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差額
借:現金 差額
貸:其它應付款--現金差額
經確認后作營業外收入處理: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8促銷品的賬務處理
業務部門在促銷時,把一些商品按進價贈送給消費者使用時的會計分錄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9發出商品但當月并不開具銷售發票,有合同或約定收款時間
●發出商品時: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開出發票時:
借:應收帳款--×××公司
貸: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商品銷售收入
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收到貨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帳款--×××公司
10未收取貨款零頭尾數的財務分錄處理
在日常經濟業務當中,收取貨款的時候,一些貨款的零頭尾數部分未收取,如幾角錢、幾分錢等。
對這部分未收取的零頭尾數,按會計的重要性原則,未收回的幾元錢、幾角錢、幾分錢的貨款零頭尾數,為次要的會計事項,可適當簡化處理,列入管理費用。
11代墊運費的稅務及賬務處理
借:其它應收款--墊支運費--XX單位
貸:銀行存款等
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它應收款--墊支運費--XX單位
12年審時補交的稅金應賬務處理
年審時,企業應將當年發生的應交未交稅金。
借:應交稅金--應交××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稅
補稅上交時:
借:應交稅金--未交××稅
貸:銀行存款
13沒有取得發票的固定資產是否可以評估入賬?
《企業會計制度》第二十七條規定:固定資產在取得時,應按取得時的成本入賬。取得時的成本包括買價、進口關稅、運輸和保險等相關費用,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必要的支出。
固定資產取得時的成本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分別確定,若無法取得固定資產購置時的正規發票等真實憑據,可以評估入賬。并可以按照評估入賬的價值計提折舊,但是在稅務處理上不能在稅前扣除。
14免征的稅款是否每月都要做賬務處理?
雖然會計上沒有明確規定每月免征的增值稅款一定要按月做賬務處理,但為加強財務管理,應按月做賬務處理。
賬務處理參考如下
結轉免稅產品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免繳增值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
15超額列支工資等致使少納所得稅被查補的會計處理
由于超額列支了工資、招待應酬費,當地稅務機關對企業作出補稅罰款的處理,對于企業會計分錄處理如下。
計提所得稅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
支付罰款時:
借:利潤分配--稅收罰款
貸:銀行存款
繳交稅金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16企業用自產貨物用作福利發放給職工的賬務處理
企業用自產的貨物用作福利發放給職工,根據現行增值稅法規規定,應視同銷售貨物處理,計算應交增值稅。
財務處理為:
借:應付福利費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類產品售價×數量×17%)
庫存商品(成本價×數量)
該項業務實際上并沒有發生銷售,因此不需作收入分錄,不需開具銷售發票,也不需在損益表中反映。